第一次见你的时候,我的心里已经炸成了烟花,需要用一生来打扫灰炉。
——钱钟书《围城》
高一下学期,选课分班时,箫琳毫不顾虑选了全文。想着全文班男生少,不容易分心去看帅哥。
当年,她们这届遇上新高考改革,实行3+1+2的选科制,多了好几种选择。
当然各有利弊。
最主要的还是三中教师少,所能给出的选项就更少。
两最优秀的重点班,要么数语英+物化+生或地,要么+历政+生或地。
其中生,地两门得实行走班制。
萧琳对此深感无奈,想着高一地理简单,理所当然认为地理就真地简单。
当然还是过于天真。
只是她没想到那个刚从北城一中转来的高材生,尽然也会选全文。
毕竟在她固定地印象里,一直认为女生学文,男生选理。
就算是上第一节课时,见班上还有四个男生时。
还在安慰自己,也许是觉得文科简单才选的吧!
直到,转学生孙修远的到来。
才发现,是她格局小了。
“萧琳,萧琳,我跟你说,他可是从北城来的高材生。具说还是北城的中考状元呢!”同桌悄悄地跟萧琳说着,一脸骄傲。
但,貌似萧琳的关注点并没有在这。
“中考还有状元?”
“你在意这个干嘛!”同桌奇怪地看着她,“你不应该问我怎么知道,或者是接下来还有吗?”
“难道我不问,你就不打算告诉我了?”
然后,就没有然后了。
毕竟开学第一课在班主任课上讲话地后果,就是萧琳被迫和纪律委员兼孙修远同桌,换了个位置。
那为什么是她换呢?谁让她高一的班主任爱打她小报告。
尽败坏她名声。
第二堂数学课上,老师是年级出了名凶的陈老师。
上一秒,还在跟你谈笑风声。
下一秒,把你骂不还口。
陈老师就是陈老师,不到30分钟就把知识点讲完。
顺便还布置一道课堂作业,并要求下课之前三分钟收上去。
萧琳当场懵了,且不说题会不会做。
主要是她课都没听懂啊!喂。
怎么办呢,还能怎么办,手机搜啊!
但更让萧琳没想到的是,都高二了还有人喜欢在老师面前打小报告。
刚偷偷摸摸的,趁老师不注意拍了个照。题还没搜到,就听见,那位跟她隔着一个过道的女生,高举着手大声喊道:“老师,有人在课上用手机搜题目。”
这下好了,全班的目光都集中在萧琳身上,有看戏的,有同情的,也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。
萧琳感到脸上一热,所幸她立马采取了应对措施。
趁大家不注意,迅速地将手机放到同桌的桌肚里。
躲过了一劫。
毕竟各科老师也听说过,将有位北城一中的高材生转入我校的事。
对这位高材生,那可是充满了信任。
最后还是好心的高材生见她可怜,悄悄的把作业给她抄,并叮嘱道:“记得改一下。”
“谢谢。”这次萧琳没说话,而是拿出了一本草稿本在上面写道。
废话,抄作业抄了这么多年,萧琳早就超出经验来了。
况且她也知道自己的水平,五个计算题得错三个,两个应用题得半对一个。
简单的基础题得对2/3,难的提升题得对1/4。
不得不说,拿到孙修远作业的时候,被他的字所震撼到了。
这标准的行楷,真不敢相信是男生的字啊!
“你叫什么?”孙修远将话写在便利贴上塞给她。
此时,萧琳正抄着作业。看着便利贴上的问题,直接大笔一挥:“萧琳。”
就此,他们才算真正的认识了。